行业资讯
  • 上海交大郭益平课题组在钙钛矿铁电体的缺陷偶极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缺陷偶极子调控铁电材料的极化与应变行为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eciphering the Effect of Defect Dipoles on the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strain Behavior in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4c03042)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上。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材料在压电传感和驱动、电光调制、介电储能、非易失性存储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点缺陷或缺陷偶极子的引入和调控可以改善钙钛矿

  • 全球首款基于超材料的3D打印骨骼植入体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顾剑锋教授团队、钟豪章博士领衔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超材料的3D打印椎体融合器成功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510(K)认证,编号为K232996(图1),标志着这一创新科技在医疗器械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全球首例基于超材料设计的人造骨骼植入体,该突破性技术不仅展现了超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更为骨科植入物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自2021年初起,团队开始将超材料技术应用于椎体融合器植入体(即人造骨骼)的设计与研发,旨在通过优化力学适配性,改善植入体与患者骨骼的相互作用,提升植入

  • 吴国华教授团队在变形铝锂合金强塑性协同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吴国华教授团队在变形铝锂(Al-Li)合金强塑性协同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Achieving superior strength-ductility balance by tailoring dislocation density and shearable GP zone of extruded Al-Cu-Li alloy”为题,发表在国际塑性力学顶级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上。上海交通大学吴国华教授和童鑫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徐轩曦为第一作者,江苏大学汪存龙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

  • 黄富强团队在新型一维纳米线合成及钠离子存储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富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long K0.5Mn0.75PS3 Nanowires Tailored by K-Ion Scissors for Extraordinary Sodium-Ion Storage”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DOI:10.1002/adma.202408963),上海交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生涂雪洋、博士生徐恒越与硕士生潘友探。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黄富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方裕强副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毕辉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

  • 上交大材料学院黄富强团队在一维铁电材料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富强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在铁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bove-Room-Temperature Ferroelectricity and Gian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1D vdW NbOI3”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7249)。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方裕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刘跃、中北大学杨牛壮、南方科技大学王刚。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黄富强教授、哈

  • 上海交大王浩伟教授团队开发增材制造智能阻裂超结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在增材制造结构设计方向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amage-programmable design of metamaterials achieving crack-resisting mechanisms seen in nature”的论文(doi.org/10.1038/s41467-024-51757-0),该工作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Minh-Son Pham教授团队以及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研究团队基于机器学习发明了一种具有裂纹编程能力的新型超结构元胞,不仅实现了奇异的三维裂纹可编程控制,还首次将自然材料的多种阻裂机制引入到

  • 解决方案|ICP法测定土壤中的钙、镁、钾、钠、铝、锰、铁含量

    土壤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福祉的重要贡献者。土壤质量就是耕地质量,关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家家户户的食品安全。土壤中钙、镁、钾、钠、铝、锰、铁等元素对植物生长必不可少。因此检测土壤中这些营养元素含量对土壤质量及指导农业生产意义重大。ICP-OES全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英文名称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顾名思义,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激发样品产生发射信号经计算机技术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ICAP 7200 Radial电感耦合等离

  • 绿色新国标发布,为什么是徐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8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徐州召开电动工程机械标准稳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首批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填补了我国电动工程机械产业没有国家标准的空白。会议发布的《土方机械 高原隧道用纯电动液压挖掘机》等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涵盖术语、整机、能耗试验方法、动力电池安全等产业链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发布,有助于解决传统内燃机工程机械能耗高、噪声大、污染环境严重等突出问题,规范产业转型

共有5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西南软创 | 管理登录
seo seo